7月12日,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较2020年,2021 年新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三孩”再次成为讨论热点。
出生率下滑
这些场景感受最为明显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人口最少的一年,也是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数达到新世纪顶峰之后,连续第五年下降。短短5年的时间内,新生人口减少了724万人上。最能感受这一变化的莫过于医院产科和幼儿园两个地方。2016年、2017年的产科病房用“菜市场”形容都不为过,有人形容当时在医院抢个房间比抢刘德华的演唱门票还要难,大量的产妇只能睡在医院的走廊里。网上有位妈妈说,2016年她生小孩,医院没有床位,问医生能不能加床,结果医生回复她加床要自己买床,最后她买了一个折叠床睡在了医院的过道里。即便到了2019年,大部分医院的产科病床依旧紧俏。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主任说,疫情前,早7点的门诊大厅总像春运时期的火车站,而现在这种情况不再。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综合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对咨询者说,建档名额充裕,“不像过去”。7月13日,前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副教授,现沃医子宫肌瘤微无创治疗中心首席专家龚晓明医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生育力断崖式的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家医院的产科分娩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幼儿园,有网友说,家里的小宝是2017年出生的,进幼儿园那一年人数爆满,9个班有6个班是小班,然而第二年该幼儿园小班下降到了两个班。而到了今年春季,多地幼儿园出现了门庭冷落的迹象,甚至一些以往非常“抢手”的幼儿园由“报名难”变成了“招生难”。
多地出台鼓励三孩政策
但起效还需要时间
7月12日,在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与中国人口展望数据发布暨低生育率应对研讨会”上,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许颖介绍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中国人口中长期预测时表示,我国人口峰值预计在14.2亿左右,“十四五”及中长期总人口将相继经历零增长和负增长;到203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在1000万的水平波动。“十四五”及中长期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生育友好,有助于提高出生人口数量。
去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也纷纷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从去年7月份开始,四川省攀枝花市就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同年9月,甘肃省临泽县也提出对在该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岁。除此之外,各省份也开始明确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广东提出探索对生养子女给予普惠性经济补助、对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给予生活救助;北京明确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浙江省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对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家庭给予育儿津贴、托育费用补助;黑龙江省明确,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对依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当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并适当向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吉林省也提倡建立县级育儿补贴制度,并由省级财政根据各地制度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丁志宏表示,影响生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策的支持、传导和人们的理解、接受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总体来说,影响生育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10年推迟约2岁)等多方面的影响,2021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前不久民政部发出的《2022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共有210.7万对,同比减少2.5万对;离婚登记51.4万对,同比增加了21.8对,同比增长73.6%。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生率的走势。丁志宏认为,除了社会探讨的生育、养育成本外,育龄夫妇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考虑,也影响着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在鼓励生育政策的制定上要不断细化,尽量针对不同人群的生育意愿,采取不同的生育措施。总体来说,响应三胎和二胎政策的家庭依然很多,今非昔比在育儿上,品质育儿成了主流,母婴市场依然是火热的赛道!挑战和机遇并存!